中国大学MOOC: 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乏力、干咳、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具备()以下哪些情况之一就需要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 发病前14天内从重点疫区返回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
举一反三
- 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乏力、干咳、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具备()以下哪些情况之一就需要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A: 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 B: 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 C: 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D: 发病前14天内从重点疫区返回
- 疫情期间,杜绝带病上岗。有发热(腋下体温≥()度)、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A: 37摄氏度 B: 37.1摄氏度 C: 37.2摄氏度 D: 37.3摄氏度
- 如果近期去过疫区或者与感染病例有过接触怎么办() A: 隐瞒 B: 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 C: 居家自我隔离14天,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 D: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E: 及时上报社区
- 如果近期去过疫区或者与感染病例有过接触怎么办( ) A: 及时上报社区 B: 注意加强身体防护,关注自身身体状态。 C: 居家自我隔离14天,不要上班,不要随便外出,做好自我身体状况观察,定期接受社区医生的随访。 D: 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度)、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早期临床症状,请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 密切接触者怎样进行追踪和管理() A: 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监测,并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或其他相关症状及病情进展。 B: 每日至少进行2次体温监测,并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 C: 询问是否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如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
内容
- 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 A: 发热(腋下体温≥37.3℃) B: 干咳 C: 乏力 D: 呼吸困难
- 1
如果出现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发病前()天内有疫情高发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接触过来自疫情高发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聚集性发病或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学关联者,应当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A: 7 B: 10 C: 14 D: 21
-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症状() A: 发热(体温≥37.3°)、腹痛、腹泻 B: 咳嗽、咳痰、咯血 C: 发热(体温≥37.3°)、乏力、干咳,重症会出现呼吸困难 D: 发热(体温≥37.3°)、头晕、头痛、胸痛
- 3
家里有人出现发热(体温≥37.3°)、乏力、干咳等症状时,该如何处理( ) A: 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 B: 去小诊所诊治 C: 去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外出史和接触史 D: 找中医师开中药吃
- 4
当我们出现以下什么症状时,可以先观察,不用着急就医排查?() A: 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B: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 心情低落 D: 恶心呕吐、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