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是《中庸》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下面对“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诚者天之道也
B: 至诚无息
C: 唯至诚能尽其性
D: 诚则明
A: 诚者天之道也
B: 至诚无息
C: 唯至诚能尽其性
D: 诚则明
举一反三
- 《春秋》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这句话出自哪里?() A: 《论语》 B: 《韩非子》 C: 《老子》 D: 《孟子》
-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是从()的角度来理解诚
- 中国大学MOOC: 《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对会计人员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
-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与“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的意思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