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初年,汉景帝听取一位大臣的建议,开始削藩,引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叛乱平定之后,汉朝中央开始大刀阔斧地削弱藩王的势力,到汉武帝时期到达高峰。这位大臣是
A: 萧何
B: 陆贾
C: 曹参
D: 晁错
A: 萧何
B: 陆贾
C: 曹参
D: 晁错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汉景帝时期,御史大夫()提出削藩主张,从而导致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 A: 晁错 B: 袁盎 C: 周亚夫 D: 主父偃
- 1
“七王之乱”本质上是汉景帝削藩与诸侯王反抗的一种政治斗争。
- 2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赵王、梁王、淄川王、胶西王、胶东王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 3
平定“七国之乱”的西汉皇帝是(A;汉武帝B汉高帝C汉文帝D汉景帝
- 4
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帝果断撤藩,引发( )。 A: 三藩之乱 B: 七国之乱 C: 八王之乱 D: 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