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市民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市民社会范畴下的“国家-社会”关系?
  • 市民社会: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构成。它是国家权力体制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是衡量一个社会组织化、制度化的基本标志,具有独立性制度性的特点。广义上,包括代议制体系、法治体系、市场、私人产权、自主性社团、公共领域以及国家在内的共同体。狭义上,是与国家相对的自主性领域,包括市场及其组织、自主社团、自由辩论的公共领域。市民社会理论范式和市民社会构建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政治哲学史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架构。一是洛克式的“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的架构,二是黑格尔式的“国家高于社会”的架构。 洛克主张国家权力的获得源于个人权力的让渡,国家的建立基于人们的同意。国家的存在是为了维护个人的自然权力,而个人自然权力的至上性则构成了国家权力的限度。国家之于市民社会只有工具性作用,是手段而非目的。洛克式的“社会先于或外于国家”的架构,其实质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市民社会创造了国家,市民社会对国家享有最高和最终审判权。此架构在某种意义上否定了国家及其建制之于市民社会的积极意义。 黑格尔则认为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市民社会是一个“私人需要的体系”,是一个一切反对一切人的战场。他认为,国家代表并反映普遍利益,它是“地上的神物”。国家是目的而非手段。黑格尔的“国家高于市民社会”观,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由主义者将神性国家降至世俗公益结构的正面意义,又将国家上身于不可挑战的神性关怀之中。黑格尔式架构隐含着国家权力可以无所不及和社会可以被完全政治化的逻辑,而此种逻辑常被用来为极权或集权的政治统治辩护和张扬。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架构因其直面现实而具有很强的现实转换性。上诉两种架构都曾被转化为现实的政治运动,他们载学理上各执一端,在实践中对于任一架构不加制衡的发展,都会构成对现实的误导。

    内容

    • 0

      如何实现中国市民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并在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建立起一种可行的关系模式?可行的设想包括() A: A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市民社会 B: B走“专制主义加市民社会”的道路 C: C实现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互补与协作 D: D走“有社会无国家”的道路 E: E超越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抽象对立

    • 1

      有关家庭、市民社会以及国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克思否认国家是派生出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精神力量这一观点 B: 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 C: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第二性的 D: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由市民社会派生和家庭派生出来的

    • 2

      三分法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 B: 洛克的市民社会理论 C: 孟德斯鸠的市民社会理论 D: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

    • 3

      以下属于马克思市民社会观内容的有() A: 市民社会是以私利活动为内容、受盲目导向和因果律支配、同国家相对的、具有特殊性的利已社会 B: 市民社会与国家都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 C: 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D: 把克服市民社会与政治解放联系起来 E: 无产阶级是克服市民社会缺陷的主要力量

    • 4

      市民社会两大流派的主张是社会先于国家和国家高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