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T细胞主要的抑制性受体,并阐述其作用机制。
T细胞主要抑制性受体包括CTLA-4和PD-1两个。其主要作用机制如下:(1)T细胞在获取第一和第二信号后,可充分活化,在活化后24小时可高表达CTLA-4分子,该分子可与CD28分子竞争抗原递呈细胞表面的B7分子,抑制更多的T细胞产生第二刺激信号,从而抑制更多的细胞被活化。(2)另一方面,CTLA-4与B7分子结合后,可激活其ITIM基序,使已经被充分活化的T细胞功能下降。(3)T细胞表面还存在另一个被称为PD-1的分子,可通过与其配体PD-1L结合,激活其胞内ITIM基序发挥抑制T细胞功能的调节效应。
内容
- 0
T细胞抑制性受体() A: DAP12 B: TCR-CD3 C: CTLA-4 D: CD94
- 1
调节性T细胞发挥负调控作用的机制包括: A: 直接接触抑制靶细胞的活化 B: 分泌细胞因子抑制免疫应答 C: 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的病理性应答 D: 抑制自身损伤性炎症反应
- 2
下列哪个分子是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抑制性受体
- 3
非甾体类消炎药的作用机制是 A: 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 B: 抑制中性粒细胞 C: 抑制B细胞 D: 抑制T细胞 E: 抑制NK细胞
- 4
雷尼替丁的作用机制是 A: 阻断壁细胞胃泌素受体 B: 阻断壁细胞H2受体 C: 阻断胃壁细胞M受体 D: 抑制壁细胞H +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