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在“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礼”为名词作状语,表示依据。()
  • 内容

    • 0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句中“庙”的用法是() A: 名词用如动词 B: 名词作状语表比较 C: 名词作状语表处所 D: 名词用如意动

    • 1

      公子皆名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 2

      《史记·魏公子列传》主要通过()一事突出信陵君魏无忌的“好客”性格。

    • 3

      古汉语判断句中存在副词作状语的情况。属于这种类型的是( ) A: 是皆秦之罪也,(《战国策•秦策》);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C: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D: 今魏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 4

      “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史记·魏公子列传》),句中的“之”是()。 A: 表修饰限制 B: 突出介词结构 C: 作宾语前置标志 D: 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