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拥塞控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传统的丢包策略采用尾部丢弃(Tail-Drop)的方法。当队列的长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所有新到来的报文都将被丢弃。
B: RED算法中,为每个队列都设定一对低限和高限值。当队列的长度小于低限时,不丢弃报文。当队列的长度超过高限时,丢弃所有到来的报文。当队列的长度在低限和高限之间时,开始随机丢弃到来的报文。
C: WRED生成的随机数是基于优先权的,它引入IP优先权区别丢弃策略,考虑了高优先权报文的利益并使其被丢弃的概率相对较小。
D: 目前PTN设备采用的默认拥塞控制是尾丢弃策略
A: 传统的丢包策略采用尾部丢弃(Tail-Drop)的方法。当队列的长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所有新到来的报文都将被丢弃。
B: RED算法中,为每个队列都设定一对低限和高限值。当队列的长度小于低限时,不丢弃报文。当队列的长度超过高限时,丢弃所有到来的报文。当队列的长度在低限和高限之间时,开始随机丢弃到来的报文。
C: WRED生成的随机数是基于优先权的,它引入IP优先权区别丢弃策略,考虑了高优先权报文的利益并使其被丢弃的概率相对较小。
D: 目前PTN设备采用的默认拥塞控制是尾丢弃策略
D
举一反三
- 关于拥塞控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A传统的丢包策略采用尾部丢弃(Tail-Drop)的方法。当队列的长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所有新到来的报文都将被丢弃。 B: BRED算法中,为每个队列都设定一对低限和高限值。当队列的长度小于低限时,不丢弃报文。当队列的长度超过高限时,丢弃所有到来的报文。当队列的长度在低限和高限之间时,开始随机丢弃到来的报文。 C: CWRED生成的随机数是基于优先权的,它引入IP优先权区别丢弃策略,考虑了高优先权报文的利益并使其被丢弃的概率相对较小。 D: D目前PTN设备采用的默认拥塞控制是尾丢弃策略
- 在QoS队列丢弃策略中,能够保留高优先级的是___________。 A: 不丢弃 B: 尾部丢弃 C: RED D: WRED
- 关于GTS、LR与CAR三者的区别,一下描述错误的是() A: 在进行报文流量控制时,CAR对超过流量限制的报文进行丢弃 B: 在进行报文流量控制时,GST将超过流量限制的报文缓存在GST队列中 C: 在进行报文流量控制时,LR对超过流量限制的报文进行丢弃 D: 在进行报文流量控制时,LR对超过流量限制的报文不但能进行丢弃,还能是报文进行QoS对列进行处理
- 以下哪一项是TCP实施拥塞控制的前提条件? 重传TCP报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物理链路传输出错被中间分组交换设备丢弃该TCP报文|重传TCP报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端到端传输出错被接收端丢弃该TCP报文|重传TCP报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发生拥塞丢弃该TCP报文|重传TCP报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错序被接收端丢弃该TCP报文
- 在GPON系统中,优先级队列(Priority Queue)将队列分为高优先队列、中优先队列、正常优先队列和低优先队列,它们的优先级依次降低。在报文出队的时候,PQ首先让高优先队列中的报文出队并发送,直到高优先队列中的报文发送完,然后发送中优先队列中的报文,同样,直到发送完,然后是正常优先队列和低优先队列。
内容
- 0
主动队列管理AQM的主要思想是在队列长度达到某个阈值时,就主动丢弃到达的分组。
- 1
使路由器采用适当的分组丢弃策略(如主动队列管理AQM),也可以减少网络拥塞的发生
- 2
以下关于ICMP差错报告报文中“源端抑制”报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源端抑制”报文为IP网络增加了一种流量控制方法。 B: 类型字段值为4、代码值为0表示“源端抑制”报文。 C: 只有当路由器出现拥塞而丢弃分组时,向分组的发送节点发送的ICMP报文才是“源端抑制”报文。 D: 对于每一个因拥塞而丢弃的分组,都应该发送“源端抑制”报文。
- 3
IP提供()服务。 A: 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 B: 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 C: 可以随意丢弃报文 D: 绝对不能丢弃报文
- 4
拥塞避免机制中的丢弃包策略不包括 A: FIFO B: RED C: WRED D: WF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