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7
    甲欲杀丙,假意与乙合作去丙家盗窃,由乙放风,甲进入丙家杀害丙,出来后骗乙说未取得财物,乙信以为真,两人离开。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A: 甲欺骗乙放风,构成间接正犯。间接正犯不影响共犯的认定,甲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乙企图帮助甲实施盗窃,却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得逞,故乙应以盗窃罪的帮助犯未遂论处
    C: 对甲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非法侵入住宅罪论处,两人虽然罪名不同,但仍然构成共犯
    D: 乙客观上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但因其仅具有盗窃故意,故应在盗窃罪法定刑犯罪内对其量刑
  • C

    举一反三

    内容

    • 0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1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2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3

      甲男(15周岁)与乙女(16周岁)因缺钱,共同绑架富商之子丙,成功索得50万元赎金。甲担心丙将来可能认出他们,提议杀丙,乙同意。乙给甲一根绳子,甲用绳子勒死丙。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因而对故意杀人罪成立共同犯罪  B: 甲、乙均触犯故意杀人罪,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对乙应以绑架罪论处  C: 丙系死于甲之手,乙未杀害丙,故对乙虽以绑架罪定罪,但对乙不能适用“杀害被绑架人”的规定  D: 对甲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对乙以绑架罪论处,与二人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并不矛盾

    • 4

      甲欲杀乙,向乙开枪,但未瞄准,子弹从乙身边穿过打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B: 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 C: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均认为,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罪,对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 D: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均认为,甲对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