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遥感监测的基本流程。
答:遥感动态监测的基本步骤为:(1)准备工作①制定工作计划。在遥感监测前,应周密地计划监测的范围、遥感数据源、监测方法及步骤、时间等。②收集有关资料。一是农、林、牧业生态、物候及农时日历,特别是耕地作物的长势等资料:二是时相、云量等符合要求的遥感资料:三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及城市建成区资料,规划、年度用地计划等资料:四是最新地形图、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等。③编制技术设计书。主要内容包括监测任务概述,监测区概况,已有资料的分析和利用,监测的技术依据,监测的主要内容、技术指标及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和作业流程、组织与实施,监测成果质量控制方法,应该提交的成果等。(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流程①对遢感肜像数据与土地利用专业资料进行纠正与配准,使同一区域、不同时相和不同类型卫星数据地理坐标以及像元空间分辨率统一 。②为了获得丰富色调均一的影像,需要对影像进行融合及色调归一调整,处理后将多幅影像镶嵌。③在镶嵌影像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自动提取技术发现变化特征,经人机交互半自动判读提取变化信息。④通过实际外业核查对变化信息进行确认与后处理。⑤根据后处理结果统计变化图斑的类型、位置、范围和面积等信息,即统汁汇总及制图整饰。⑥监测精度评定。利用实地外业核查以及监测的变化图斑数据,对内外业变化监测的差异记录进行核实,并进行统计分析及精度评定,最终的监测成果为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和技术保障。(3)提交监测成果①基本监测图。监测图的基本内容包括:县级以上行政区、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规划区、开发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界线以及公里网格线,县级行政辖区、建制镇、开发区、大型项目、河流及湖泊的名称,大于最小量算面积、填充颜色后的变化图斑及编号(变化图斑包括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及非耕地、抛荒耕地、闲置建设用地、耕地转变为坑塘和其他非建设用地、耕地增加等),背景影像(任选一时相的模拟自然真彩色原始影像)等。②技术报告。对每个监测区,重点从采取的技术方法以及成果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技术总结。③监测成果。技术设计书及技术报告,基本监测图和监测信息管理文件,统计数据资料及其他。(4)检查验收为保证监测成果的质量,监测单位应该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规程》的各项规定为标准,按规程方法作业,并对监测过程的各阶段认真检查。检查可以采取自检与互检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建立作业小组和检查员检查制度。对于监测部门的监测成果,国土资源部门要组织专家小组,按照规程的标准和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内容
- 0
简述利用多项式模型进行遥感图像几何校正的原理与一般流程。
- 1
什么是遥感监测?遥感监测的特点是什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 2
目前农作物遥感监测、农业资源环境遥感监测、农业灾害遥感监测是技术成熟度较高的应用领域。()
- 3
遥感监测的特点。
- 4
简述试乘试驾基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