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贸易理论的发展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各国明明知道贸易自由化最为有利,却仍然要实施战略贸易政策?
(1)战略贸易理论的发展原因传统的经济分析建立在市场不会偏离“完全竞争”的假设之上。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每一个生产者对市场的影响力都非常小,从而没有能力去影响价格或其竞争对手的行为。然而,随着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与之相对应的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不仅导致国家内部市场竞争结构的变化,而且也引起了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国际市场中的竞争日益走向寡头垄断式的竞争。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传统贸易理论的解释能力和对贸易实践的指导意义趋于下降,从而对贸易理论产生了进一步创新的需要,于是便有了战略贸易理论的兴起。由此可见,战略贸易理论是在国际市场发生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产生的。(2)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和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以增强这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一种寡头垄断市场条件下的贸易政策,体现着战略贸易理论的政策主张。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于创造和强化贸易优势、促进民族产业的发展、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就是通过广泛采用多种扶持政策和保护措施而取得或保持在一些高科技产业或关键产业上的优势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发展中国家为了尽快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在不公平的国际环境中争得一席之地,主动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就必须积极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一些技术含量高、外部效应大、动态规模效益突出的主导产业,对其进行适当的、一定时期的保护。
本题目来自[网课答案]本页地址:https://www.wkda.cn/ask/eeeeeaamptempexo.html
举一反三
- 我国实行的贸易自由化战略的模式是() A: 渐进的贸易自由化 B: 短期贸易自由化 C: 长期贸易自由化 D: 激进的贸易自由化
- 我国实行的贸易自由化战略的模式是() A: A渐进的贸易自由化 B: B短期贸易自由化 C: C长期贸易自由化 D: D激进的贸易自由化
- 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是()。 A: 贸易自由化还是贸易保护主义 B: 贸易自由化还是关税壁垒化 C: 贸易保护主义还是零关税 D: 保护贸易政策还是零关税
- 1994年中国实行什么对外政策 A: 入世后的对外贸易政策 B: 封闭式保护贸易政策 C: 开放式保护贸易政策 D: 有贸易自由化倾向的保护贸易政策
- 什么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内容
- 0
倘若给出有关新贸易理论和战略贸易政策的理由,企业应采取哪种贸易政策对政府施加压力?
- 1
根据古典贸易理论,各国的贸易政策选择是()。
- 2
战略贸易理论强调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干预和支持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 A: 贸易政策 B: 产业政策 C: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 D: 投资政策
- 3
在当今贸易自由化发展的趋势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受到多边贸易规则的制约。()
- 4
什么是贸易术语?为什么在国际贸易中要使用贸易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