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如何理解“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伯”原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爱称;“之”意为往、到……去;“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边呈锯齿状,子实有毛,可随风飞卷,“飞蓬”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这里比喻蓬乱的头发;“膏,所以泽发者;沐,涤首去垢也”,“膏沐”指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适”,音dí,喜悦。整句意为自从哥哥东去后,我的秀发恰如一头杂草,并非我没有香脂与油膏洗护秀发,你不在家我为谁妆扮呢? 这里使用了典型的“以丑写美”的手法,简练又形象地道出“女为悦己者容”之意。哪有女性不爱美呢?这位思妇也不例外。她也并非没有妆扮物,但是她甘心于“形容枯槁”,或者说懒于去改变邋遢的、粗糙的外表,是因为她内心的贞洁与对丈夫的爱与思念,通过对女性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自己对异性的封闭和对丈夫的忠贞,这正是以外表的丑来衬托内心的美。 细细品味“飞蓬”这个意象,似有另一层意味。“首如飞蓬”,不过是一种表象,弃妇的思念,才真正的如风中飞蓬,早随夫君上前线走天涯。而她夫君,又何尝不是一棵飞蓬,他的生命飘摇在战争这场“大风”中,怎么可能回得来。如此,她们哪还会有心情打扮自己?

    内容

    • 0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出自 A: 《诗经》 B: 《离骚》 C: 《古诗十九首》 D: 《敦煌曲子词》

    • 1

      自伯之东,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2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中运用了《诗经》中哪一种表现手法? A: 赋 B: 比 C: 兴 D: 颂

    • 3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句诗出自()。 A: 《诗经•秦风》 B: 《诗经•卫风》 C: 《诗经•郑风》 D: 《诗经•唐风》

    • 4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出自《诗经》中()。 A: 《小雅·采薇》 B: 《卫风·伯兮》 C: 《王风·君子于役》 D: 《豳风·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