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年,英国人托马斯·杨首次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他观察到了( )。
A: 明暗条纹
B: 彩色条纹
C: 托马斯环
D: 泊松亮斑
A: 明暗条纹
B: 彩色条纹
C: 托马斯环
D: 泊松亮斑
举一反三
- 1801年,英国人托马斯·杨首次完成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他观察到了()
- 如果我们采用白光光源来做杨氏双缝实验,那么我们会看到 A: 明暗条纹 B: 彩色条纹 C: 牛顿环 D: 泊松亮斑
- 通常情况下,实验用反射光牛顿环产生的干涉条纹的中心会形成 A: 爱里斑 B: 亮斑 C: 暗斑 D: 泊松斑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则此时________________。
- 托马斯·杨在1801做了一个判定光的波动性质的关键实验—光的双缝干涉实验,首次通过实验肯定了光的波动性。双缝干涉是利用()的手段获得相干光。 A: 分振幅法 B: 分波阵面法 C: 反射法 D: 透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