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 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 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A: 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 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D
举一反三
- “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 A: 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 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 C: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 416.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 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 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 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 2001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粮食主产区要合理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格。当市场粮价低于粮食生产成本时,省级人民政府可制定收购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的余粮;当市场粮价高于保护价时,要随行市收购农民粮食。这是政府在宏观调控时使用的()。 A: 法律手段 B: 经济手段 C: 行政手段 D: 货币手段
内容
- 0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 A: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 B: 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的<br/>存在) C: 实行按劳取酬工资制 D: 实行按需取酬工资制 E: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俄国面临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被迫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俄国于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用余粮收集制代替粮食税 B: 恢复商品贸易关系 C: 允许私人小工业企业发展 D: 允许私人自由贸易
- 2
安徽省财政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下面不正确的表达是()。 A: 粮食直补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 B: 粮食直补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国家粮食安全。 C: 粮食直补原则上按粮食种植面积把粮食补贴直接落实到种粮农民手中。 D: 粮食直补是对在流通环节经营或购买粮食人员的补贴。
- 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是______ A: 人民委员会 B: 人民代表会议 C: 农民代表大会 D: 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 4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生产,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为了维持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 A: 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 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 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 给农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