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 李某与王某应当但是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的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李某与王某成立共同犯罪,才能对二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 张某明知王某犯故意杀人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和财物,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C: 交警陈某故意为贾某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陈某与贾某构成共同犯罪
D: 公安人员金某向犯罪分子李某通风报信致使其逃避处罚,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A: 李某与王某应当但是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的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李某与王某成立共同犯罪,才能对二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 张某明知王某犯故意杀人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和财物,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C: 交警陈某故意为贾某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陈某与贾某构成共同犯罪
D: 公安人员金某向犯罪分子李某通风报信致使其逃避处罚,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C
举一反三
-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 李某与王某应当但是没有遇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的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李某与王某成立共同犯罪,才能对二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 张某明知王某犯故意杀人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和财物,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C: 交警陈某故意为贾某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陈某与贾某构成共同犯罪 D: 公安人员金某向犯罪分子李某通风报信致使其逃避处罚,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
- 李某交通肇事后,其单位领导张某指使李某逃逸,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李某、张某的行为() A: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B: 各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犯罪 D: 李某构成交通肇事罪,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 张某(15周岁)先后与李某(15周岁)诈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1万余元;与王某(19周岁)敲诈他人财物5千余元之后又将被害人杀死;与赵某(13周岁)抢劫他人财物3千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本案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 A: 张某与李某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B: 张某与王某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C: 张某与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D: 张某与赵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 李某15周岁与王某17周岁二人将同村的女青年小林骗到城里后,先后对小林实施了强奸并关押起来迫使其卖淫接客,挣到钱后二人瓜分。对于李某和王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李某与王某构成强迫卖淫罪的共同犯罪\n B: 李某不构成犯罪,王某构成强迫卖淫罪\n C: 李某与王某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最终均应认定为构成强奸罪\n D: 李某构成强奸罪,王某构成强迫卖淫罪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 )犯罪。二人以上共同( )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内容
- 0
李某教唆精神病人王某犯罪,则( )。 A: 与王某成立共同犯罪 B: 应单独承担刑事责任 C: 是教唆犯 D: 是间接实行犯
- 1
李某将与其有私仇的王某打昏在地后逃跑,此时张某路过,见王某不省人事,遂将其手表、钱物偷走。本案中()。 A: 李某、张某构成共同犯罪 B: 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C: 李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构成抢劫罪 D: 李某、张某共同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
- 2
王某欲杀害张某,但又不想自己动手。 所以就将装了子弹的枪支交给李某, 并骗李某说枪里没有子弹,让李某向张某开枪吓唬他,结果李某向张某开枪,但由于瞄的不准,打死了张某旁边的钱某。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李某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王某和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 3
(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张某对王某心存怨恨,于是在王某的食物中投放毒药,王某食用后被毒死。这时李某到张某家玩,了解情况后,与张某一同将尸体掩埋。后来民警询问李某,李某称自己对王某死亡一事不知情。关于张某、李某的行为,正确的是:______ A: 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的共同犯罪 B: 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构成包庇罪 C: 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无罪 D: 张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李某构成遗弃罪
- 4
张某绑架李某,绑架过程中故意伤害李某致其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 A: 故意杀人罪 B: 过失杀人罪 C: 绑架罪 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