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 假定流域内地面净雨持续不断,且每一个时段均为一个单位,在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称为()。 A: 总单位线 B: S曲线 C: 正常单位线 D: 特殊单位线
- 关于时段单位线说法正确的是(<br/>)。 A: 单位线指的是在单位时段内流域上均匀分布的单位地面净雨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流量过程线 B: 在分析和使用单位线时,依据的两个基本假定是倍比假定和叠加假定 C: 单位线法主要适用于流域地面径流的汇流计算 D: 洪水的大小对单位线的形状无影响,大洪水和小洪水可以使用相同的单位线 E: 暴雨中心位置对单位线形状有影响,暴雨中心在上游的洪水,其单位线峰低且峰现时间偏后
- 如果单位时段内的净雨不是一个单位而是k个单位,则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是单位线纵标的()倍。 A: 0.5k B: k C: 2k D: 3k
- 如果地面净雨为两个时段,各为一个单位净雨深,则形成的流量过程的洪峰为单位线洪峰的()倍。 A: 2 B: 1 C: 3 D: 1—2
- 某流域6h10mm单位线如表,该流域7月23日发生一次降雨,地面净雨过程列于表中,洪水基流为50m3/s,求该次暴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洪水过程。表某流域6h10mm单位线和一次地面净雨过程时间(日.时)23.223.823.1423.2024.224.8单位线(m3/s)0208050250地面净雨(mm)520
内容
- 0
已知某流域6小时单位线(见下表)。该流域某次暴雨的净雨历时为2个时段(每个时段长△t=6h),分别为20mm、30mm。试求本次暴雨的地面径流过程时段△t=6h单位线(m3/s)20mm净雨产流量(m3/s)30mm净雨产流量(m3/s)000140080002600120012003370740180042505001110515030075061002004507408030080012090
- 1
根据单位线的假定,两次净雨历时相同的净雨过程,各自产生的地面流量过程线的底宽应该( )。 A: 净雨大的长 B: 相同 C: 净雨大的短 D: 不一定
- 2
关于净雨和径流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 净雨是径流的来源,径流是净雨的归宿 B: 净雨和径流过程相同 C: 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径流就停止了 D: 净雨经过流域汇流形成出口的径流过程,降雨停止后净雨就停止了
- 3
径流形成过程?径流形成过程:流域内,自降雨开始到水流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整个物理过程,称为径流形成过程。径流的形成是相当复杂的过程,为便于分析一般把它概括为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两个阶段。降落到流域内的雨水,一部分会损失掉,剩下的部分形成径流,显然,净雨和它形成的径流在数量上是相等的,但二者的过程却完全不同,净雨是径流的来源,而径流则是净雨汇流的结果;净雨在降雨结束时就停止了,而径流却要延长很长时间。我们把降雨扣除损失成为净雨的过程称为产流过程,净雨量也称为产流量。净雨沿坡面从地面和地下汇入河网,然后再沿着河网汇集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总个过程
- 4
净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一般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 A: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B: 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 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D: 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