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保存了漢字寓義於形的特點,不像六國文字那樣為了簡化而任意破壞漢字的結構。( )
举一反三
- 小篆保存了漢字寓義於形的特點,不像六國文字那樣為了簡化而任意破壞漢字的結構。( ) A: 正确 B: 错误
- 戰國文字多歧異,促進了秦代對文字的統一和改革,為 準備了條件: A: 漢字簡化 B: 漢字隸變 C: 漢字楷化 D: 漢字繁化
- 下列關於隸書的說法正確的有( ) A: 將小篆的線條改造成了點畫,實現了漢字的筆畫化。 B: 對小篆的結構進行了大量改造。(構件合併及省變) C: 增強了筆畫和結構的藝術感。 D: 破壞了漢字形義聯繫的統一
- 小篆的特點有( ) A: 字與字之間的聯繫被加強。已形成一個較為嚴密的構形系統。 B: 比較全面地保存了漢字的構形理據。 C: 形聲字大量增加。形聲字:甲骨文20%——小篆80%。 D: 結構穩定,規整勻稱,大小一致。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6年1月28日發佈《漢字簡化方案》,漢字的簡化工作便是從這開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