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如果某项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A: A12个月
B: B24个月
C: C36个月
D: D整个存续期
A: A12个月
B: B24个月
C: C36个月
D: D整个存续期
举一反三
- 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如果某项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A: 12个月 B: 24个月 C: 36个月 D: 整个存续期
- 如果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企业应当按照相当于该金融工具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其损失准备
- [color=#000000]企业应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下列有关预期信用损失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color] A: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最大值 B: 对于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C: 对于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D: 对于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未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 下列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企业在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时,应当考虑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变化,而不是预期信用损失金额的变化 B: 企业通常应当在金融工具逾期后确认该工具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 C: 通常情况下,如果逾期超过30日,则表明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经显著增加 D: 对于购买时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乘以初始确认确定的实际利率的金额确定其利息收入
- 若企业持有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则应当估计预期信用损失的期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