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是孔子哪位学生的理想:
A: 子路
B: 曾皙
C: 冉有
D: 公西华
A: 子路
B: 曾皙
C: 冉有
D: 公西华
举一反三
-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解释“方”“足民”“如”“俟”的词义。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老师最赞成是的哪位同学的理想? A: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B: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D: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一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 A: 方六七十,方:方圆 B: 比(bì)及三年,比:等到。 C: 以俟君子,俟:等待。 D: 可使足民,足:满足。
- 《论语·侍坐》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与孔子对谈理想,下列()最为孔子赞赏: A: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B: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D: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如”在句中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