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双膜”理论,气体吸收传质过程的总阻力等于气相传质阻力和液相传质阻力之和
对
举一反三
- 双膜模型把复杂的相间传质过程模拟成()的叠加,相间传质总阻力等于双膜传质阻力的加和。
- 如果气膜、液膜传质阻力相当:两者都不可忽略,总传质速率由双膜阻力联合控制
- (单选)在吸收的传质过程达到定态时,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气相传质推动力等于液相传质推动力;|气相传质阻力等于液相传质阻力;|气相传质系数等于液相传质系数;|气相传质速率等于液相传质速率。
- 在吸收的传质过程达到定态时,如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气相传质速率等于液相传质速率 B: 气相传质系数等于液相传质系数 C: 气相传质推动力等于液相传质推动力 D: 气相传质阻力等于液相传质阻力
- 在吸收的传质过程达到定态时,如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气相传质速率等于液相传质速率 B: 气相传质系数等于液相传质系数 C: 气相传质推动力等于液相传质推动力 D: 气相传质阻力等于液相传质阻力
内容
- 0
双膜理论要点为( )。 A: 气液两相接触传质中,两相间有一个稳定的相界面。 B: 相界面两边各有一个停滞的传质薄膜,即气膜和液膜。 C: 尽管传质两层膜很薄,仍是传质过程的主要阻力所在。气、液相主体浓度匀一,无传质阻力。 D: 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互成平衡,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
- 1
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m=1,气膜体积传质分系数kya=2×10-4kmol.m3.s,液膜体积传质分系kxa=0.4 kmol/(m3.s)。则该吸收过程为()膜阻力控制。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 2
某低浓度气体吸收过程,已知m=1,气膜体积传质分系数kya=2×10-4kmol.m3.s,液膜体积传质分系kxa=0.4 kmol/(m3.s)。则该吸收过程为()膜阻力控制。气膜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 3
与物理吸收相比,化学吸收速率增大的原因是: A: 气相传质推动力增大 B: 总传质推动力增大 C: 气相传质系数增大 D: 总传质系数增大 E: 气膜阻力降低 F: 液膜阻力降低 G: 相平衡改变
- 4
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对于易溶气体, 膜阻力可以忽略,整个吸收过程为 膜阻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