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DO的测定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时,可产生正干扰
B: 水体中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
C: 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的物质污染,使溶解氧逐渐降低以至趋于零
D: 用高锰酸钾修正法测定水中溶解氧,适合于水样中含大量Fe
A: 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性物质时,可产生正干扰
B: 水体中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
C: 水体受有机、无机还原性的物质污染,使溶解氧逐渐降低以至趋于零
D: 用高锰酸钾修正法测定水中溶解氧,适合于水样中含大量Fe
举一反三
-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当水体中含有氧化性物质时,可产生____。
-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体中含有还原物质,可产生()。 A: 正干扰 B: 负干扰 C: 不干扰 D: 说不定
- 水体复氧作用是指() A: 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空气中的氧不断的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B: 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空气中的氧不断的溶解在地面水的过程 C: 水中溶解氧为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D: 水中溶解氧为不饱和状态时,水中氧逐渐逸散到空气中的过程 E: 地面水在不同水温条件所含的氧量
- 表征水污染程度的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一般单位为mg/L,一般溶解氧越高,水体污染程度越严重。
-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水样中氧化性物质使碘化物游离出I2,若不加以修正,由此测得的溶解氧值比实际值 ,而还原性物质可消耗碘,由此测得的溶解氧比实际值 。(填“高”or“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