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大田生产上,理论上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指( ) (N 指主茎总叶片数, n 指主茎节间数)。
A: 叶龄 N-1 时期
B: 叶龄余数为N-n的时期
C: 叶龄 N-n-1 时期
D: 叶龄余数为 n-2 的时期
A: 叶龄 N-1 时期
B: 叶龄余数为N-n的时期
C: 叶龄 N-n-1 时期
D: 叶龄余数为 n-2 的时期
举一反三
- 在水稻大田生产上,理论上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指( ) (N 指主茎总叶片数, n 指主茎节间数)
- 根据水稻的叶龄模式,水稻的()叶抽出,()叶节分蘖开始发生。主茎总叶数为()叶,伸长节间数为n时,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一般为()、拨节期为()或()。
- 根据凌启鸿水稻叶龄模式理论,晚稻组(N=18,n=6)其拔节的叶龄余数为倒 叶。
- 水稻主茎上n叶片展开时,其上一叶(n+1)迅速伸长,其上二叶(n+2)进行组织分化,这种关系称为() A: 叶龄指数 B: 同伸关系 C: 叶龄余数 D: 叶龄
- 根据叶龄模式理论水稻第n叶抽出,与第n叶同时生长的器官是() A: n叶鞘 B: (n-1)—(n-2)节间 C: (n-3)叶分蘖抽出 D: n-3节根发根 E: n+1叶片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