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文艺复兴”中“复兴”一词所包含的两个方面:第一,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文化的联系;第二,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历史状况的关联。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思想上的深刻变革,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1)“复兴”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文化的联系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被重新发现是文艺复兴文学兴起的直接文化动因。不仅从口号上来看文艺复兴的“复兴”对象就是古希腊罗马文化,而且在精神实质上,两者也是一脉相承、声气相通的。①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学不同于同期的其它文化,它最早发现和充分肯定了人的理性能力,创立了理性思维模式,从而赋予了人以前所未有的尊严与地位。在古希腊罗马神话、荷马史诗、希腊悲剧及造型艺术中所展示的生活理想与人性内容都包含着强烈的世俗精神和人文色彩。虽然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阴霭遮掩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荣光,但无法阻隔它对现实的召唤所发出的回声。登上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迫切渴望一种能够表达他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新文化,以便同仍然占统治地位的神本主义意识形态相抗衡。而古典文化中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优秀传统与他们的这种精神需求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于是,他们将探寻的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古希腊和罗马。从13世纪末开始,在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有人就已经开始了对古典文化的搜集和研究。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就是一个痴迷于古典文化的学者。正是他搜寻到西塞罗的书信而发现了人文学,从而掀起了学习人文主义的热潮。比如他用意大利语写了著名的抒情诗集《歌集》,歌咏对女友劳拉的爱情,表达了人文主义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新型爱情观。“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正是由二者组成的古典文化孕育了文艺复兴文学的兴起与发展,造就了一个个“文学巨人”的成长,使之以无穷的力量挣脱了中世纪的锁链,并以其巨手开启了欧洲近现代历史的宏伟大幕。正因如此,有的学者才认为,没有古典传统这个外因,西方就不会有文艺复兴。②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化都强调世俗生活,注重人的价值复兴并非指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人们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得到启发,重新发现了人的崇高价值,认识到人有无限的潜力和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这一觉醒使人摆脱了中世纪封建主义和教会的精神桎梏,使文学、意识、宗教、哲学、科学、政治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诞生。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运动中,人们力图从古代文化中寻找反对教会专制和腐败的思想武器,开始强调人作为个人应该具有自己独立的“世俗生活”的自由。表现在对待宗教的问题上,是人们开始把宗教信仰问题和对教会的服从问题加以区分。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人类历史伟大的变革时期。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薄伽丘的《十日谈》抨击了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塑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形象,歌颂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描写了现实生活中的男女爱情故事,赞扬了乎等自由的爱情,表达了个性解放、人人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2)“复兴”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历史状况的关联文艺复兴的发生有多重时代背景,与当时欧洲社会历史状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表现为:①生产力的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使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产生了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市场以及工商业,也产生了资产阶级。随着环球航行的成功和海外掠夺的兴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不断壮大。新兴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争取政治权利,首先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发起进攻。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表现安东尼奥与夏洛克的矛盾,展示了高利贷者与新型工商业资本家的冲突。作者站在新型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谴责了高利贷者夏洛克的贪婪、吝啬和冷酷无情,赞美了新型资产阶级安东尼奥的仁爱、善良以及伟大的牺牲精神。②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的进程鼓舞了人们的信心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西方利用中世纪东方的文明成果推进了海外贸易、扩张、掠夺等进程,人们活动的天地得以扩大,培养了人们的自信心,鼓舞着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拉伯雷的《巨人传》里高康大、庞大固埃一代胜过一代的故事,最后庞大固埃和朋友巴奴日远涉重洋,寻找到神瓶。小说通过对力大无穷、形体巨大的巨人家族的描写,全面地展示了人文主义理想。③中世纪的异端思想与市民文化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中世纪民间一直存在的异端思想,以及13世纪前后在欧洲内部萌发的市民文化,都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文化变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例如塞万提斯采用采用戏拟骑士传奇的手法创作的一部讽刺骑士传奇的作品,对骑士传奇的社会作用进行了否定,表现出人文主义的光辉。④战争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带回西方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给西方带回了东方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尤其是1453年土耳其攻陷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后,大批东罗马帝国的学者逃亡西欧,被中世纪湮没了近千年的古代文化在西方获得了被重新发现的机会。资产阶级学者从这些古代文化中,发现了许多与封建神学相对立的精神,引发了一场研究古典学术的热潮。于是,饱含人本精神和现实主义思想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资产阶级即将喷涌而出的思想和激情提供了一个载体。薄伽丘的《十日谈》大胆描写爱情,赞美自然和谐的情欲,对违背人性的社会恶果、教会人士的纵欲进行揭露。批判了教廷和宗教教义。薄伽丘无情地戳穿了宗教人士的虚伪本质。总的来说,文艺复兴中的“复兴”带有双重属性,一方面与古希腊罗马时期文学、文化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社会历史状况的相关联。这种双重性充分体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各个作家作品中,闪烁着恒久的艺术魅力。
举一反三
内容
- 0
文艺复兴仅仅是一场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
- 1
文艺复兴提倡复兴()的艺术与文化。 A: 巴洛克时期 B: 古埃及 C: 古希腊 D: 古罗马
- 2
文艺复兴实际上不是古代文艺的复兴,而是新时代的文化创新。( )
- 3
“文艺复兴”所复兴的是古希腊和罗马的文献。
- 4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A: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 封建文化的复兴 C: 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 现代文化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