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德善政”的内容是()
A: 教民
B: 爱民
C: 富民
D: 养民
A: 教民
B: 爱民
C: 富民
D: 养民
A,B,C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孔子之教,也正是要培养君子,让君子进入政治,担负治理责任,而所谓治理责任就是“安人”。这个“安人”不包括“养民”“富民”“教民”。()
- 1
对下面《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 2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 道德教化 B: 兴办教育 C: 克已复礼 D: 礼法并用
- 3
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在表达民本思想时,唐太宗用词不同于孟子的原因主要是()A.唐太宗认为孟子的思想需要补充B.唐朝的语言习惯与战国时期不同C.避讳D.唐太宗进一步强调“人”的重要性
- 4
《尚书》中的道德价值观是() A: 民为邦本 B: 政在养民 C: 德胜不狎侮 D: 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