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在诗歌中的创新。
中唐诗人,字退之,郡望昌黎,自称昌黎韩愈。以文为诗:一.按游记散文的叙述顺序,如《山石》写傍晚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详细,给人如临其境之感。二.以“单行”散句贯穿,写景刻露,为七言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如《山石》三.铺排的手法,如《南山诗》写终南山的高峻和景象变幻,连用五十个“或”字的诗句加以铺排描写。诗歌上的创新:一.以文为诗二.构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别,在艺术上蓄意追求恨重、怪奇、险劲的境界。如其《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三.着意搜罗奇语,但因有真情实感贯穿,所以仍然不失诗的感染力。如《八月十五液赠张功曹》四.以丑为美,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如《答柳柳州食虾蟆》。
举一反三
内容
- 0
韩愈在散文方面提出“以文为诗”
- 1
唐代诗人( )的诗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A: 柳宗元 B: 李商隐 C: 韩愈 D: 杜甫
- 2
欧阳修的诗歌学习韩愈的“以文为诗”,长于七言古体,可称之为古文诗体。他诗歌的代表作有《()》等。
- 3
韩愈的“以文为诗”使诗歌()。 A: 散文化 B: 议论化 C: 说理化 D: 整饬化
- 4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有关杜甫“以诗为文”、韩愈“以文为诗”的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