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7-26
    20世纪90年代历史剧与此前历史剧的异同。
  • (1)20世纪90年代历史剧与此前历史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br][/br]①对历史剧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剧作家的主体性获得极度自由体现的年代,主观化倾向在历史剧中的体现,已经空前鲜明和相当普遍。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将复杂人性作为关注历史人物的切人视角;以新历史主义态度重构、戏说历史。②新中国成立以来至90年代之前,历史剧中的历史人物性格多呈现出单向性,《关汉卿》、《蔡文姬》、《甲午海战》、《大风歌》、《懿贵妃》、《松赞干布》等剧作无不如此,人物思想的犹豫、矛盾,并不能导致其性格的内在对立或分裂,因而,90年代之前的历史剧所表现的人性,往往是纯粹的,“善良”、“正直”、“坚定”、“狡诈”、“邪恶”、“阴险”等词汇往往能够为人物定性。③90年代以来,人性的丰富性、复杂性、矛盾性,甚至丑陋性、劣根性,成为剧作家审视历史人物的重要视角,表露了剧作家对待历史剧的主观化态度。a.郭启宏的《李白》是90年代初期,在表现复杂人性上率先取得成功的剧作,剧作通过对李白徘徊于出仕与归隐、兼济与独善之间复杂心理的挖掘,刻画了一个“有刚眉做骨,也有奴颜媚态”的李白形象,依照剧作家的猜想,被历史标本化的猬介、狂微的“诗仙”在剧中成为了具有多面性的人物,不再是某种精神的符号或寓意的化身。b.姚远的《商鞅》塑造了一位既才略过人又性情残酷的商鞅形象,这个神性与魔性兼具的人物形象,突破了将历史人物作为某种单向精神载体来表现的创作模式与审美惰性,体现出全面看待“人”的剧作家的主体精神。④在姚远、蒋晓勤、汪遵熹合作的《伐子都》、刘深的《血色玄黄》、莫言与王树增合作的《霸王别姬》、金海曙的《赵氏孤儿》与田沁蠢的《赵氏孤儿》等剧作中,“史实”已不再是历史剧的首要元素,而仅仅是剧作家进行重构、戏说的由头,这种现象的产生,来源于新历史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双重作用。a.受新历史主义潮流影响,90年代以来,人们对有据可依的“历史”产生了怀疑,历史不再是绝对真实、可信的事实,它只是文化霸权掌握者的自说自话。b.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娱乐成为意来愈强劲的世俗要求,重构、戏说历史一方面成全了剧作家自我表达的主观需要,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大众渎神、娱乐的冲动。©90年代中后期是历史剧美学传统发生她变的重要时期,此期历史剧创作表现出了几个新的特征:a.剧中的人物不再是某种精神符号、价值符号,而被还原为具有复杂人性的“人”本身。b.“历史”已成为剧作家返观当下的工具,其本身的逻辑不再显得重要。c、剧作家对“历史”的倚重程度越来越轻,在虚构上获得了极大的自由。d.娱乐性增强,讽刺喜剧增多,并在具有戏说倾向的剧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20世纪90年代历史剧与此前历史剧的相同点主要表现为:①所有的历史剧在选取历史事件、减否历史人物时,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剧作家的主体色彩。②因历史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中国当代剧作家流露的主观态度多以尊重历史的客观性为前提。

    内容

    • 0

      20世纪90年代历史剧与此前历史剧的异同。

    • 1

      20世纪90年代历史剧与此前历史剧的异同。

    • 2

      20世纪90年代历史剧与此前历史剧的异同。

    • 3

      抗战历史剧的历史选材主要集中在哪几种史剧? A: 民族危亡史剧 B: 乱世整合史剧 C: 农民起义史剧 D: 农村发展史剧

    • 4

      中国大学MOOC: 抗战历史剧的历史选材主要集中在哪几种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