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活力的高低用酶活力单位(IU)来表示,在国际酶学会议中是如何规定的?并且1972年被推荐的另一个酶活力单位“催量”(Kat)它的单位定义又是什么?
酶的活力单位: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μmol/L底物的酶为一个单位。“催量”:在最适条件下,每秒钟内催化1mol/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关于酶类的测定错误的是() A: 酶类测定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作用 B: 通常用酶活力大小来表示酶的含量 C: 酶的催化活力与酶的含量成正比 D: 酶的活力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E: 所有的酶,活力单位都相同
- 1
酶活力单位
- 2
酶活力单位(U)的定义中所规定的时间单位和底物量分别是()。
- 3
有关酶活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通常用酶催化反应速度的大小来表示酶的活力 B: 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快,酶的活力越高;反之,酶活力就愈低 C: 测定酶的活力就是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 D: 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酶促反应速度
- 4
有关酶的活力单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酶的活力单位代表酶的纯度 B: 酶单位U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将一定量的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C: 1个国际单位(IU)是指:在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下(一般温度为25℃),每分钟内能催化1u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 D: 1个“Katal”(简称Kat)是指每秒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