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 C的存在,基因型 cc的鸡总是白色。我们已知道,羽毛的芦花斑纹是由伴性(或Z连锁)显性基因B控制的,而且雌鸡是异配性别。一只基因型是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斑纹,如果这些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是怎样的?注:基因型 C—ZbZb和 C—ZbW鸡的羽毛是非芦花斑纹。
它们的子裔的表型分离比为:芦花 :非芦花:白色= 9 :3:4; 另外,性别及羽色同时考虑时后代比例为:芦花♂:芦花♀:非芦花♀:白色♂:白色♀=6:3:3:2:2
举一反三
- 已知芦花鸡基因B在性染色体上(鸡的性别决定为ZW型),对非芦花鸡基因b是显性,为了尽早而准确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选用() A: 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 B: 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C: 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D: 非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
- 已知家鸡的芦花羽毛是由位于性染色体(Z)上的显性基因B(相对隐性基因b)控制的。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的子一代相互交配,子二代(F2)表现()。 A: 1/2芦花(♂),1/2芦花(♀) B: 1/2非芦花(♂),1/2非芦花(♀) C: 3/4芦花(♀♂),1/4非芦花(♀♂) D: 全为芦花(♂),1/2非芦花(♀)
- 在家禽中, 有一对[tex=1.786x1.286]5VPzhd0OjHDVQVNqjlHQTw==[/tex]性染色体, 雄鸡为[tex=1.5x1.286]36cGUC/XzqZ2hvAzZptU/g==[/tex]型, 雌鸡为[tex=1.786x1.286]5VPzhd0OjHDVQVNqjlHQTw==[/tex]型。 芦花基因[tex=0.786x1.286]q1djlrfSWHAqH21hBgtrSw==[/tex]由[tex=0.786x1.286]YmC97Clv6J6k2IyNV61eAw==[/tex]染色体携带, 决定其羽毛为黑白相间的斑纹, 称为“芦花”。 [tex=0.857x1.286]J7HXZpV9Bs5hDM3id9Nz+g==[/tex]基因型为正常的非芦花羽毛。 下列杂交[tex=1.071x1.286]oQMVU4Np6wYUB+MSirnyZw==[/tex]的性别与“芦花”性状表现怎样?[img=329x103]17d7610043432f7.png[/img]
- 芦花鸡的羽毛(成羽)是一种黑白相间的斑纹状,但在雏鸡阶段的绒羽为黑色且头顶上有一个黄色斑点。控制芦花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芦花对非芦花是显性。养鸡场为了多养产蛋母鸡,要大量淘汰公鸡,你建议如何配种来达到这个目的() A: 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B: 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 C: 芦花母鸡×芦花公鸡 D: 非芦花母鸡×非芦花公鸡
- 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杂交,子一代公鸡的羽毛是()。 A: 非芦花 B: 芦花 C: 杂色 D: 白色
内容
- 0
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是( )。 A: 雄鸡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B: 雌鸡全部为芦花羽,雄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C: 雄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D: 雌雄鸡均为1/2芦花羽,1/2非芦花
- 1
【单选题】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互相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是()。 A. 雄鸡全为芦花,雌鸡1/2芦花,1/2非芦花 B. 雌鸡全部为芦花,雄鸡1/2芦花,1/2非芦花 C. 雌雄鸡均为1/2芦花,1/2非芦花 D. 雌雄鸡均为非芦花
- 2
纯种芦花雄鸡和非芦花母鸡交配,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个体相互交配,问子二代的芦花性状与性别的关系是( )。 A: 雌鸡全部为芦花羽,雄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B: 雄鸡全部为芦花羽,雌鸡1/2芦花羽,1/2非芦花 C: 雌雄鸡均为1/2非芦花羽,1/2芦花羽 D: 雌雄鸡均为1/2芦花羽,1/2非芦花
- 3
假设一只母鸡带有一个芦花基因,当它发生性反转后,与一只非芦花母鸡交配,如果至少具有一条Z染色体的个体才能存活,那么F2代表型比为( )。 A: 芦花雌:芦花雄:非芦花雌:非芦花雄=2:3:3:1 B: 芦花雌:芦花雄:非芦花雌:非芦花雄=3:2:2:1 C: 芦花雌:芦花雄:非芦花雌:非芦花雄=2:3:2:1 D: 芦花雌:芦花雄:非芦花雌:非芦花雄=1:1:1:1
- 4
以下关于鸡的各种性状基因,哪个是显性基因。() A: 控制皮肤颜色的白色基因 B: 控制冠型的单冠基因 C: 控制鸡喙颜色的白色基因 D: 控制羽毛生长速度的块羽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