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关于上面一段话,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本段话出自《论语》宰我的“安”反映出他的“麻木不仁”“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这反映了丧亲者内心巨大的悲痛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这段话说明( ) A: 成为有道德的人需要自身的努力 B: 道德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强制 C: 成就道德是顺性而为的 D: 是否成为有道德的人完全取决于自己

    • 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这段话说明( )‏ A: 成为有道德的人需要自身的努力 B: 道德是自然而然的,而非强制 C: 成就道德是顺性而为的 D: 是否成为有道德的人完全取决于自己

    • 2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孔子认为“予之不仁也”,其原因是什么

    • 3

      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记载孔子和学生宰予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子强调() A: 礼乐制度 B: 以德治国 C: 中庸人和 D: 孝悌之义

    • 4

      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古礼,《论语》记录了孔子和学生宰予关于守孝的言论。宰予问:“三年之丧,期己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子曰:“于女(汝)安乎?”曰:“安。”子曰:“予之不仁也。”这体现出孔子强调(  )A.仁者爱人B.孝悌之义C.为政以德D.等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