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金石记》中说:“盖其书势在《景君铭》、()二碑间也
举一反三
- 下列哪个碑不是清代姚华认为的“高古”?() A: 《衡方碑》 B: 《景君铭》 C: 《史晨碑》 D: 《鲜于璜碑》
- 《晋祠铭》、《温泉铭》二碑开行书铭石之新例,对于唐以下行书、草书的发展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书碑者是( )。
- 《九成宫醴泉铭》是: A: 贺知章书碑 B: 孙过庭书碑 C: 虞世南书碑 D: 欧阳询书碑
- 南朝宋代的羊欣说:“钟书有三体:一曰(),最妙者也。二曰(),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相闻者也。” A: 楷书章程书铭石书 B: 铭石书章程书行狎书 C: 章程书行狎书楷书 D: 行狎书楷书章程书
- 《祀三公山碑》是名垂书史的极有价值的碑刻之一。篆书,10行,每行17-20字。现存于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上。《祀三公山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东汉元初四年____立。今在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就书法篆刻而言,齐白石承续了吴昌硕开启的大写意风格,并做了新的发展和开拓。齐白石的书法篆刻,主要从《天发神谶碑》和《祀三公山碑》中脱胎而出。《祀三公山碑》的字体也在篆隶之间,笔画由秦案的圆转变为汉隶之方折,书风古劲而茂密。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数参差不齐,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是兼篆之古隶也。”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云:“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横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者,亦不能为此书也:必得两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齐白石的书法正是受此二碑影响,亦篆亦隶,雄伟酣畅,结合他痛快爽辣的艺术个性,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书风,并以此为主导,莫定了其基本的篆刻风貌。结合所给资料,完成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