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至1927年的革命称之为大革命,作为国民革命的组成部分,其“大”在
群众动员的程度更为广泛 --- 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 --- 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加深刻
举一反三
- 1925 年至 1927 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之所以称为“大革命”,是因为与包括辛亥 革命和五四运动在内的以往任何一次革命相比,它 ( ) A: 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 B: 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 C: 思想解放更为积极 D: 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加深刻
- 1925 年至 1927 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因此被称作大革命。大革命高潮在全国范围掀起的标志是( ) A: 黄埔军校建立 B: 五卅运动 C: 北伐战争开始 D: 国共正式合作
- “大革命”也称国民革命是指1911年至1927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 近代欧洲爆发了三次大的革命,分别是 A: 1820-1824年革命 B: 1829-1834年革命 C: 1838-1848年革命 D: 1848年革命
- 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1925年至 1927 年大革命特点( )。 A: 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 B: 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 C: 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 D: 完成了反封建的历史重任
内容
- 0
大革命时期,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成立于( )年。 A: 1925 B: 1926 C: 1927 D: 1928
- 1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是()①改良还是革命?②敢不敢坚持革命?③怎样坚持革命?④为谁革命?
- 2
欧洲革命的1848年又被称为( )。 A: 革命年 B: 倒霉年 C: 动乱年 D: 幸福年
- 3
1925至1927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之所以被称为大革命,是因为( )。 A: 斗争规模宏伟 B: 革命的社会内涵深刻 C: 经历的面积更大 D: 群众动员程度广泛
- 4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理论,形成于() A: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B: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C: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D: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