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二十大上确定了苏联对外政策的新路线方针,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
对
举一反三
- 赫鲁晓夫在苏联掌权时期,对外推行“三和”路线,即() A: 和平发展 B: 和平共处 C: 和平竞赛 D: 和平过渡
- 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是()。 A: 和平共处 B: 和平竞赛 C: 和平过渡 D: 和平建国
- 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三和主义”,认为苏联同西方国家能够______。1)和平结盟2)和平共处3)和平竞赛4)和平过渡
- 以下哪一项不是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 A: 和平共处 B: 和平过渡 C: 和平对抗 D: 和平竞赛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对当时国际形势提出的“三和理论”,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 和平共处 B: 和平交往 C: 和平竞赛 D: 和平过渡
内容
- 0
赫鲁晓夫改革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理论,缓和了“冷战”形成后的世界局势。
- 1
1956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三和主义”,认为苏联同西方国家能够______。1)和平结盟2)和平共处3)和平竞赛4)和平过渡 A: 1)2)3) B: 2)3)4) C: 1)2)4) D: 1)2)3)4)
-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80年代中期苏联实施的对外战略有() A: 斯大林时期积极防御的和平对外战略 B: 赫鲁晓夫的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战略 C: 勃列日涅夫积极进攻战略 D: “亲西方一边倒”战略 E: 既面向东方、又面向西方的“双头鹰”战略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80年代中期苏联实施的对外战略有() A: A斯大林时期积极防御的和平对外战略 B: B赫鲁晓夫的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战略 C: C勃列日涅夫积极进攻战略 D: D“亲西方一边倒”战略 E: E既面向东方、又面向西方的“双头鹰”战略
- 4
(2018.4.0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 A: 和平竞赛 B: 和平过渡 C: 议会斗争 D: 武装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