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由积极抗战向消极抗战转变的标志是( )的召开,确立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举一反三
- 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立的方针是( )。 A: 攘外必先安内 B: 片面抗战 C: 防共、限共、溶共、反共 D: 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 抗战以来,国民党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抗日转向对内反共的标志是( ) A: 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B: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C: 制造皖南事变 D: “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的确立
-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步转变为( )。 A: 积极抗战 B: 消极抗战 C: 片面抗战 D: 被动抗战
- 1939年1月,国民党举行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 )方针,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A: 防共 B: 限共 C: 溶共 D: 反共
- 抗战以来,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的标志是()。 A: “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的确立 B: 制造皖南事变 C: 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D: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