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塑性泥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的描述为:
A: 当可塑泥料受到小于σA应力作用时,泥料出现的变形呈弹性性质,并且应力与应变几乎成直线关系。撤除外力后,泥团能恢复原状。
B: 当应力超过σA,则泥料呈现不可逆的塑性变形,直至增大到σB,泥团出现裂纹而失去塑性。
C: 通常将σA称作屈服应力或屈服值,A点则为屈服点。
D: σB称作塑性极限应力,B点为破裂点。破裂点所对应的变形量为泥料的延展变形量。
A: 当可塑泥料受到小于σA应力作用时,泥料出现的变形呈弹性性质,并且应力与应变几乎成直线关系。撤除外力后,泥团能恢复原状。
B: 当应力超过σA,则泥料呈现不可逆的塑性变形,直至增大到σB,泥团出现裂纹而失去塑性。
C: 通常将σA称作屈服应力或屈服值,A点则为屈服点。
D: σB称作塑性极限应力,B点为破裂点。破裂点所对应的变形量为泥料的延展变形量。
举一反三
- 关于泥团成形说法正确的是()。 A: 硬的泥料比软的泥料更适合泥团成形。 B: 将泥团扩张时,速度越快,发生裂痕的可能性越小。 C: 太硬或太软的泥都适合泥团成形。 D: 颗粒粗的泥料比颗粒细的泥料好成形。
- 对于可塑坯料而言,含水量降低时,泥团的屈服值提高,最大变形量降低。( )
-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σ0.2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正确的是() A: 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B: 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C: 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D: 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img=27x17]18034e0ce34fad4.png[/img]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B: 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C: 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D: 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 关于理想弹塑性假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应力σ=σ时,胡克定律仍然成立 B: 塑性屈服后,增大载荷,应力也相应增大 C: 塑性屈服后,应力不变,应变无限增大 D: 进入塑性状态后卸载,应力为零,应变也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