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气郁结?其临床表现如何?
肝气郁结是肝失疏泄,导致气郁、气滞等气机失调病变。多由于精神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调节之能;或因湿热外邪所侵,阻滞气机,疏泄不利;或因肝阴肝血不足,失其濡养,疏泄失调等原因所引起。肝气郁结的临床表现,主要反映于精神情志的异常、气机失调以及消化功能障碍等方面。精神情志方面,主要表现为情志抑郁,易怒,或性情急躁,对外界精神刺激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易引起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此由肝郁气滞,疏泄条达失职所致。易怒,或急躁,则是肝失柔润之性。肝阳肝气易于暴张,一遇刺激,则肝气亢逆而露其刚强升动之性。肝气抑郁则气机失调,表现为胸闷,善太息,或胸胁胀满,乳房、少腹胀痛。这是由于气机郁滞,疏泄失畅,或影响气血,气血不通则痛。胸胁、乳房、少腹等部位,均为肝经脉循行之处,《灵枢·经脉》篇说:“足厥阴肝经...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如肝经脉气机不畅,故发胁肋、乳房、少腹胀痛。在消化功能方面,肝气郁结,常可横逆侵犯脾胃,而使升降失常,表现为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等症。肝失疏泄又直接影响胆,使胆汁分泌排泄失常,表现为呕吐苦水或黄汁。或发黄疸,这是由于胆汁疏泄失常,逆流入血所致(可参考肝胆湿热证候)。此外,还可见到妇女痛经、月经不调等症,这主要是因为肝气郁结,影响冲任,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所致。若肝气挟痰而上逆,搏结于咽喉,可导致咽中如梗,吞之不下,吐之不出(即梅核气),或见颈项瘿瘤。此多由肝郁气滞,痰气交阻,积聚于颈项所致(即甲状腺肿)。关于腹部癥瘕,则认为系肝郁既久,气聚血结而成。一般以按之有形证可验,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则为癥;聚散无常,推之游移不定,痛无定处则为瘕。肝气郁结与痰火扰心、痰迷心肝气郁结与痰迷心窍、痰火扰心等证的形成,虽然都有气郁因素,都可由七情所伤如抑郁或暴怒等所引发,但有病情转化及挟痰之别。单纯的肝气郁结,只是气机失畅和情志抑郁不解,并无神志错乱,或神志昏蒙等反映。若抑郁日久,或暴怒伤肝,阻塞气机,聚湿生痰,肝气挟痰,结滞于内,逆行于上,闭阻心窍,则可引发痰迷心窍之证。若肝气郁结过久,气郁化火,煎灼津液成痰,肝火挟痰上扰心窍,则神志为之狂乱,即为痰火扰心之证。目前,现代医学临床之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或狂躁型精神病,病史大多有精神刺激因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发展成脑血管意外,很多病例亦反映发病前大都有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医的上述观点比较接近。
本题目来自[网课答案]本页地址:https://www.wkda.cn/ask/eojxoaxtjpjpejzo.html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其临床辨证分型为()。 A: 肝气郁结 B: 肾阴虚 C: 肾阳虚 D: 血瘀痰凝 E: 肝胃不和
- 1
其临床辨证分型为()。 A: 肝胃郁热 B: 冲任失调 C: 肝脾不和 D: 肝气郁结 E: 肾气亏虚
- 2
肝气郁结的人有什么症状?() A: 月经不调 B: 脾气暴躁 C: 心烦意乱 D: 食欲不振
- 3
下列各项,具有情志抑郁,悒悒不乐病理表现的是 A: 肝气郁结 B: 肝气横逆 C: 肝火上炎 D: 肝阴不足
- 4
肥胖症的病机是肝气郁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