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不属于提高厚壁圆筒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为:A.增加壁厚B.采用多层圆筒结构,对内筒施加外压C.自增强处理D.采用分析设计的方法
D、采用分析设计的方法
举一反三
- 采用多层圆筒结构,对内筒施加外压,可以提高厚壁圆筒的承载能力。
- 采用多层圆筒结构,对内筒施加外压,可以提高厚壁圆筒的承载能力。 A: 正确 B: 错误
- 下列不属于提高厚壁圆筒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为:
- 根据厚壁圆筒的筒壁应力分布特征,工程上有多种方法提高圆筒的屈服承载能力,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内压作用下的厚壁圆筒,通过增加筒壁厚度可显著地提高筒壁强度,即使在压力很高的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B: 采用多层结构的高压厚壁圆筒,既可实现高压条件下所需较大的筒壁厚度,又可以有效地改善厚壁圆筒筒壁中的预应力分布; C: 通过对圆筒进行超工作压力下的自增强处理,可显著提高圆筒的屈服承载能力; D: 目前工程上尚未充分考虑多层结构中的预应力对筒壁应力分布的有利影响,是因为其预应力影响因素太多,难以精确计算,因此设计时仅将其作为前度储备之用。
- 外压圆筒的加强圈,其作用是将________圆筒转化为________圆筒,以提高其________,减薄筒体的壁厚。
内容
- 0
单层厚壁圆筒承受内压时,其应力分布有哪些特征?当承受的内压很高时,能否仅用增加壁厚来提高承载能力,为什么?
- 1
为提高外压圆筒承载能力,通常较为合理的方法是( )。 A: 增加壁厚 B: 改用强度较高的材料 C: 改善工作环境 D: 设置加强圈
- 2
单层厚壁圆筒在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时,其综合应力沿壁厚如何分布?筒壁屈服发生在何处?为什么?
- 3
设计一个低碳钢外压圆筒,圆筒的内径,壁厚附加量C=2㎜,筒体两端采用椭圆封头,凸面高度450mm,筒体长度25000㎜(包括封头直边段),在圆筒的中部设有一个加强圈,塔内真空度为30mmHg,设计外压取p=0.1MPa,设计温度150℃,塔壁材料Q235-A,E150℃=2×105MPa。试问当塔的有效壁厚=8㎜时,试完成以下的问题。该圆筒属于? A: 长圆筒 B: 短圆筒 C: 刚性圆筒
- 4
单层薄壁圆筒同时承受内压Pi和外压Po作用时,能否用压差代入仅受内压或仅受外压的厚壁圆筒筒壁应力计算式来计算筒壁应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