査阅有关书籍,说明卜列句中加着重号地名的现在位置。 1.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孝業、因遺策,南兼漢中•西-舉巴、蜀。:賈誼《過秦論(上)》] • ■ ■ ■ 2・項籍者•下相人也。(《史記•項羽本紀》) ・ 3.某九丿],會稽守通謂梁曰:……(《史記•頂羽本紀》) • ■ 4.魏工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史記,魏公子列傳》) . 5.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宫之奇諫假道》) • •
1 •漢中:郡名,战国楚怀王时期始置,因在汉水中游而得名,在今陕西汉中市、安康市一 帯地方日巴:郡名,在今重庆市一带地方.蜀:郡名,在今四川成都市一带地方, 2.下相:县名,秦始置,治所在今江苏省宿迁市西南部。 3.會稽:郡名,秦始皇二I-五年于原吴、越地置,郡治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其辖地 为今江苏常州巾、无锡市、苏州市,安徽芜湖市,浙江湖州市、杭州市、绍兴市L诸 暨市、金华市、衢州市等,帯地方U 4・鄴:占都邑名,战国时期为魂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部。 5.虞:周武王时期建立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古公Xdan)父之子虞仲,都城在今 山西平陆县北部匸虢:西-周时期建立的诸侯国.姬姓.有东虢、西虢、北踱之分。 这里指的是北虢。北虢建都1: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部),占冇今河南三门峡市 —带地方.
举一反三
- 公子皆名之。(《史記·魏公子列傳》)
- 項王曰:“赐之彘肩。”<spanstyle="text-decoration:underline;">則</span>與之一生彘肩。(《史記·項羽本紀》)
- 找出下列句中的代词.说明其所属的代词类别。是人称代词的.说明其在句中所指代的 [br][/br] 对象;是指示代词、疑问代同的・说明其在句中的意义。 1.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史記•項羽本紀》) 2.彼一時,此一時也° (《孟子,公孫丑卜*) 3.彼竭我盈,故克之《左傳•曾劇論戰H 4.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公I庁年》) 5.若爲傭耕■何富貴也? (&史記•陳渉世家》) 6.雍姬知之,謂其母曰广父與夫孰親?”其母曰L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左傳•恒公卜五年》) 7.大王來何操?(《史記,鴻門宴》) &贖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史記,孫子吴起列傳》) 9,句踐説於國人曰广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國語•句踐棲會稽》) 1().蘇秦見燕王曰L臣,東周之鄙人也•無有分寸之功,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 (《史記,蘇秦列傳》)
- 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是动词的是( ) A: 《史記·項羽本紀》:“夫以秦之強,攻新造之趙。” B: 《戰國策·齊策》:“皆以美于徐公。” C: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於是闔廬知孫子能用兵,卒以爲將。” D: 《漢書·蘇武傳》:“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師。”
- 下列句中的“史記”,義為“記載歷史的書”的是() A: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 B: 周太史伯陽讀史記曰:“周亡矣。” C: 《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 D: 《史記》所書,年止漢武,太初以後,闕而不錄。
内容
- 0
卜列句子,有的是被动句.有的下是.请把是被动句的找岀来.并译成现代汉语 1.以勇氣聞於諸侯《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2.(梁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昔也《史記,項羽本紀泌 3.(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4,尚復被水旱之災,……(意錯《論貴粟疏》) 5、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曰 6.操吴文兮被犀甲.(《楚辭•國鶏》) 7.(通者常制人)窮者常制於人。(《荀子,榮辱》)
- 1
下列加點詞語中,屬于動詞的使動用法的是( )。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戰國策·齊策一》 B: 項伯殺人,臣活之。 《史記·項羽本紀》 C: 莊公寤生,驚姜氏。《左傳·隱公元年》 D: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 2
《史記》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____、七十列傳。
- 3
《史記》中記載帝王事跡和社會重大變化的一類是書是( )。 A: “表” B: “書” C: “列傳” D: “本紀”
- 4
把下列句中的被动句标示出来■并说明是哪种类型的被动句. 1.自今無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爲戮乎?"左傳•窟之戰》) 2.善擇者制人,不善擇者人制之.(《荀子,王霸》) 3-基草猶不可除,况君之電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4.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墨子…兼愛下》) 5.今頂梁軍破,七卒恐.(《史記•項羽本紀》) 6 ,吾子,白帝子也,化闻蛇,當道.今爲赤帝子斬之”(《史記,高祖本紀》) 7,吴廣素愛人,士卒多爲用者.(《史記,陳涉世家》) 8用此,其將兵數困辱,貝射猛獸亦爲!听傷左,S史記•李將軍列傳》) 9.曾子見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論衡,感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