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主次梁相交时附加吊筋描述正确的是()
A: 平直段=次梁宽度+100
B: 斜长考虑角度60°
C: 弯折长度20d
D: 斜长考虑角度45°
A: 平直段=次梁宽度+100
B: 斜长考虑角度60°
C: 弯折长度20d
D: 斜长考虑角度45°
A,B,C
举一反三
- 下列关于主次梁相交处设置的附加吊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附加吊筋增设在主梁内 B: 附加吊筋的弯折角度均取45° C: 附加吊筋的底边长度为次梁宽度+50mm×2 D: 附加吊筋弯折到梁顶部后的水平长度为20d
- 下列关于基础梁附加箍筋、附加吊筋构造做法正确的是()。 A: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与主、次梁截面无关 B: 附加箍筋布置范围内梁箍筋照设 C: 附加吊筋端部水平段长度为20d D: 附加吊筋弯折角度为45° E: 附加吊筋弯折角度为90°
- 吊筋下部尺寸为主梁宽度加上100mm,弯折到上部的水平段长度为20d。
- 吊筋长度计算为: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60°)+2*20d
- 梁吊筋的底部平直段钢筋长度为次梁宽度再每边加( )mm
内容
- 0
吊筋下部的平直段长度,超出次梁宽度两边各75mm。
- 1
附加吊筋的平直段长度应为20d。 A: 正确 B: 错误
- 2
当主梁梁高<800时,附加吊筋弯起角度为 A: 60 B: 30 C: 45 D: 15
- 3
梁高>800mm时,梁吊筋的弯起角度为() A: 30° B: 45° C: 60° D: 75°
- 4
梁吊筋弯起角度有30°、45°和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