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超声改变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左室流出道狭窄
B: 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3~1.5
C: 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
D: 二尖瓣舒张期震动运动
E: 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
A: 左室流出道狭窄
B: 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3~1.5
C: 左室壁非对称性肥厚
D: 二尖瓣舒张期震动运动
E: 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
D
举一反三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超声改变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B: 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3~1.5 C: 左室流出道狭窄 D: 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 E: 二尖瓣舒张期震动运动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超声改变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B: 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3-1.5 C: 左室流出道狭窄 D: 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 E: 二尖瓣舒张期震动运动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超声改变不可能出现的是() A: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B: 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5 C: 左室流出道狭窄 D: 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 E: 二尖瓣舒张期震动运动
-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超声改变不可能出现的是()。 A: A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B: B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之比大于1.3-1.5 C: C左室流出道狭窄 D: D收缩期二尖瓣向前运动(SAM) E: E二尖瓣舒张期震动运动
-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所见哪几项是正确的() A: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B: 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1 C: 梗阻性可见室间隔流出道向右室突出 D: 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方运动 E: 收缩期主动脉瓣呈半闭锁状态
内容
- 0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所见哪几项是正确的() A: A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 B: B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1 C: C梗阻性可见室间隔流出道向右室突出 D: D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方运动 E: E收缩期主动脉瓣呈半闭锁状态
- 1
B型题 下列各种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肥厚型心肌病(). A: 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B: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 C: 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D: 瓣叶有赘生物及瓣叶穿孔 E: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
- 2
心包积液()。 A: B: 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C: D: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1.3 E: F: 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G: H: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 I: J: 主动脉瓣狭窄,左室射血分数0.55
- 3
心包积液() A: 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B: 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3:1 C: 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D: 瓣叶有赘生物及瓣叶穿孔 E: 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
- 4
心包积液()。 A: A左室扩大,流出道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运动减弱 B: B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厚度与左室后壁之比≥3:1 C: C心前壁之前和心后壁之后有液性暗区 D: D瓣叶有赘生物及瓣叶穿孔 E: E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后叶活动度减弱,交界处融合,瓣叶增厚和瓣口面积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