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求在不降低原系统带宽的前提下,增大系统的稳定裕度,则可采用( )。
A: 相位滞后校正
B: 相位超前校正
C: 顺馈校正
D: 提高增益
A: 相位滞后校正
B: 相位超前校正
C: 顺馈校正
D: 提高增益
举一反三
- 若要增大系统的稳定裕量,又不能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通常可以采用()。 A: 相位滞后校正 B: 提高增益 C: 相位超前校正 D: 顺馈校正
- 原系统幅值剪切频率有余,而相位裕度不足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采用 A: 前馈校正 B: PID校正 C: 相位超前校正 D: 相位滞后校正
- 若要求在基本保持原系统的稳定性和频带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减小稳态误差,则通常较有效的措施是采用()。 A: 提高开环增益,且串联相位滞后校正 B: 单纯的提高开环增益 C: 不提高增益,单纯地采用相位滞后校正 D: 提高开环增益,且串联相位超前校正
- 滞后-超前校正利用其①部分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同时利用其②部分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兼顾相位滞后校正和相位超前校正的优点。 A: ①超前、②滞后 B: ①滞后、②超前 C: 0 D: 0
- 系统频域校正装置包括相位滞后、相位超前和()校正。 A: 超前-滞后 B: 滞后-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