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开环频率特性,在保持中频段的剪切频率和相角裕度不变前提下,欲提高对斜坡输入的稳态精度,可采用()。【图片】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以上都可以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以上都可以
举一反三
- 如图所示开环频率特性,在保持中频段的剪切频率和相角裕度不变前提下,欲提高对斜坡输入的稳态精度,可采用( )。[img=665x267]1802fa7115c3bdd.png[/img]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以上都可以
- 开环频率如图所示,如果保持系统的稳态特性不变,欲提高相角裕度,并保证尽可能高的剪切频率,宜采用的校正装置为( )。[img=500x231]180348ebc56e3bc.png[/img]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以上都可以
- 如图所示开环频率特性,在保持中频段的剪切频率和相角裕度不变前提下,欲提高对斜坡输入的稳态精度,可采用( )。http://edu-image.nosdn.127.net/71EF8FD40DE6C5E536A5B7DEF29C0965.png?imageView&thumbnail=890x0&quality=100
- 串联校正根据其提供的相角可分为()。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超前-滞后校正 D: 滞后-超前校正
- 若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在截止频率附近有相角滞后,可利用()补偿相角滞后,用来提高系统的相位稳定裕量,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 A: 超前校正装置 B: 滞后校正装置 C: 局部反馈校正 D: PI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