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 按GB 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规定,配电线路应装设()。 A: 短路保护 B: 过负载保护 C: 电动机保护 D: 接地故障保护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规定,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作为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一部分。 A: 必须 B: 严禁 C: 可 D: 不宜
- 根据《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规定,选择配电导线截面积,除了满足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外;还应满足下面( )的要求。 A: 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要求; B: 耐受因电流通过所产生的温升; C: 电压损失在允许范围内; D: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体截面;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规定,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作为间接接触防护电器的回路时,()装设保护导体。 A: 必须 B: 严禁 C: 可 D: 不宜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规定:在配电线路中固定敷设的铜保护接地中性导体的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
内容
- 0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 A: 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B: 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大于计算电流 C: 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D: 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 1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 A: A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 B: B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载流量,不应大于计算电流 C: C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D: D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 2
1kV及以下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时,配置中性导体、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系统的电缆导体截面选择,应符合下列那些规定: A: 1 中性导体、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截面应符合本标准第3.6.9条的规定。配电干线采用单芯电缆作保护接地中性导体时,导体截面应符合下列规定:<br>1)铜导体,不应小于10mm2;<br>2)铝导体,不应小于16mm2。 B: 2 采用多芯电缆的干线,其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合一的铜导体截面不应小于2.5mm2。 C: 保护导体截面应满足回路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要求,并应符合规范《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表3.6.10-1的规定。 D: 电缆外的保护导体或不与电缆相导体共处于同一外护物的保护导体最小截面应符合规范表3.6.10-2的规定。
- 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规定,保护接地中性导体应按()进行绝缘。 A: 实际出现的最低电压 B: 实际出现的最高电压 C: 预期出现的最低电压 D: 预期出现的最高电压
- 4
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应符合下列那些要求: A: 导体的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并应按敷设方式和环境条件进行修正; B: 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C: 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D: 导体最小截面积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积不应小于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表7.4.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