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窗口控制机制是允许发送站连续发送多个帧而不需等待应答。
举一反三
- 允许发送站发送多个帧而不需要马上应答,这就是()协议。它需要一个()窗口和一个()窗口。
-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对两个相邻结点A(发送方)和B(接收方)的通信过程进行流量控制。假定帧序号长度为3,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是7。当A发送了编号为0、1、2、3这4个帧后,而B接收了这4个帧,但仅应答了0、1两个帧,此时发送窗口将要发送的帧序号为______,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______;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选择重传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窗口的大小W______2k-1;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后退N帧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发送窗口的大小W最大为______。 A: 0 B: 2 C: 3 D: 4
-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对两个相邻结点A(发送方)和B(接收方)的通信过程进行流量控制。假定帧序号长度为3,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是7。当A发送了编号为0、1、2、3这4个帧后,而B接收了这4个帧,但仅应答了0、1两个帧,此时发送窗口将要发送的帧序号为______,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______;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选择重传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窗口的大小W______2k-1;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后退N帧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发送窗口的大小W最大为______。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______的控制。 A: 发送方、接收方数据流量 B: 接收方数据流量 C: 发送方数据流量 D: 链路上任意两结点间的数据流量
- 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对两个相邻结点A(发送方)和B(接收方)的通信过程进行流量控制。假定帧序号长度为3,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是7。当A发送了编号为0、1、2、3这4个帧后,而B接收了这4个帧,但仅应答了0、1两个帧,此时发送窗口将要发送的帧序号为______,接收窗口的上边界对应的帧序号为______;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选择重传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窗口的大小W______2k-1;若滑动窗口机制采用后退N帧协议来进行流量控制,则允许发送方在收到应答之前连续发出多个帧。若帧的序号长度为k比特,那么发送窗口的大小W最大为______。 信道速率为4kbit/s,采用停止-等待协议。传播时延t=20ms,确认帧长度和处理时间均可忽略。问帧长______才能使信道的利用率达到至少50%。 A: 40bit B: 80bit C: 160bit D: 320bit
- 连续ARQ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允许发送方不等待确认帧返回就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