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一、单选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陈独秀B.曾国藩C.康有为D.蔡元培
    2.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向光绪皇帝进呈的介绍外国变法经验教训的书籍不包括( )
    A.《日本变政考》B.《俄彼得变政记》
    C.《波兰分灭记》D.《新学伪经考》
    3.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运动
    C.国会请愿运动D.保路运动
    4.康有为联合在京举人共同发起“公车上书”的时间是
    A.1888年B.1894年
    C.1895年D.1898年
    5.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是( )
    A.封建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议会民主制
    6.十九世纪末开展的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是
    A.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B.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C.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D.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
    A.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8.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了( )
    A.中国走不出封建专制的统治B.只有依靠列强才能发展资本主义
    C.君主立宪的时机还不成熟
    D.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行不通
    9.1895年,康有为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的事件,史称( )
    A.戊戌变法B.公车上书C.戊戌政变D.勤王运动
    10.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103天,史称( )
    A.同治中兴B.清末新政C.同光新政D.戊戌变法
    11.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 )
    A.洋务运动B.维新运动
    C.新政运动D.立宪运动
    12.在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的物质条件是( )
    A.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B.民族危机的急剧加深
    C.人民群众斗争运动的蓬勃兴起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3.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
    A.要不要社会革命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
    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
    14.在1898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后拒绝出走而慷慨就义的维新派代表人物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
    C.谭嗣同D.严复
    15.戊戌政变后,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被保留下来的是( )
    A.京师大学堂B.准许旗人自谋生计
    C.改革财政D.改革行政机构
    16.通过翻译《天演论》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理论根据的是( )
    A.严复B.康有为
    C.梁启超D.谭嗣同
    17.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曾担任主笔的报纸是( )
    A.《时务报》B.《民报》
    C.《国闻报》D.《湘报》
    18.在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严复主办的报纸是( )
    A.《时务报》B.《民报》C.《国闻报》D.《湘报》
    19.19世纪末,梁启超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人类公理》
    C.《仁学》D.《变法通议》
    20.谭嗣同在戊戌维新时期撰写的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变法通议》
    C.《日本变政考》D.《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