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改用低沸点溶剂乙醚进行提取青蒿抗疟的原因是此法可以保护药物治疗效果。
举一反三
- 屠呦呦改用低沸点溶剂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的原因是:
- 屠呦呦改用低沸点溶剂乙醚提取青蒿素抗疟的原因是: A: 低耗能 B: 减小危险性 C: 技术要求低 D: 保护药物效果
- 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牛黄提取物。
- 屠呦呦团队实验中60℃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感染鼠疟的小白鼠,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证明低温提取是保障青蒿疗效的关键一步。( )
- 2011年9月12日,2011年度拉斯克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抗疟新药,是数百名科学家经过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而取得的成果。它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当时对青蒿的试验还一度误认为其效果并不理想,以致让研究人员有废弃青蒿的打算。屠呦呦从《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受到启发,认为高温可能对青蒿有效成分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疗效。于是她大胆尝试改用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有效成分,不用加热得到的提取物中的乙醚能自然挥发,这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有效抗疟成分。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其提取物抗疟作用率达95%到100%,这一方法的创新对证明青蒿粗提物有效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