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借:原材料 7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 819000
B: 借:原材料 700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 700000
C: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819000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04270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614730
D: 借:原材料 7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00 贷:递延税款 270270 资本公积 548730
举一反三
-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会计处理上包括的处理阶段有( )。 A: 当企业接受有关资产科目,按照确定的价值扣除其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余额,贷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 B: 当企业接受有关资产科目,按照确定的价值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C: 当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处置(出售或清算)时,表明其价值已经实现,企业应按原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D: 按照接受捐赠时计入“递延税款”科目的金额,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E: 企业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或“待转资产价值”(指外商投资企业)等科目,贷记“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科目
- 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原材料验收入库,其价税款通过银行支付,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A: 借: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B: 借: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 C: 借:材料采购贷:银行存款 D: 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
- 根据业务(1)甲公司应作的会计分录是()。 A: 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B: 借:银行存款货: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余——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C: 借:应收账款银行仔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余——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D: 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 外购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下列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是 ( ) A: 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 B: 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 C: 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票据” D: 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银行存款”
- 外购材料尚未验收入库,货款也未支付,下列会计分录中正确的有( ) A: 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 B: 借记“在途物资”“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票据” C: 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账款” D: 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应付票据”
内容
- 0
公司从供货单位购入材料一批,价值10000元,原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增值税率13%,货款于2个月后支付,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 A: 借:在途物资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贷:银行存款11300 B: 借:原材料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贷:应付账款 11300 C: 借:原材料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贷:短期借款 11300 D: 借:原材料 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贷:银行存款 11300
- 1
材料退货:如跨月退货,且已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如何进行账务处理,下列正确的是() A: 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 B: 借:原材料(红字)贷:应付账款(红字) C: 借:借:原材料(红字)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红字)贷:应付账款(红字) D: 借:原材料(红字)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应付账款(红字)
- 2
企业自制原材料验收入库时的会计分录是 A: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生产成本 B: 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制造费用 C: 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 D: 借:原材料
- 3
在对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核算时,购进材料的核算分录,不正确的是( )。 A: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B: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C: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现金 D: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4
对于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确定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科目。 A: “待转资产价值” B: “资本公积” C: “递延资产” D: “盈余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