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27
    对比分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与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在主题与写作手法方面的差异。
  • 主题: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反映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情况。鲍照也将寒士的不平倾泻到诗中。 手法: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中“郁郁涧底松”四句,以比兴手法表现了当时人间的不平。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大族子弟。仅有一寸粗的山上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从表面看来,写的是自然景象,实际上诗人借此隐喻人间的不平,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形象鲜明,表现含蓄。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松喻人,在此诗之前,如刘桢的《赠从弟》;在此诗之后,如吴均的《赠王桂阳》,皆以松喻人的高尚品格,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此诗起势突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愤愤不平之气。这是鲍照诗文常用的艺术手法,后人称之时出奇警,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全诗写出鲍照内心本想有所作为,但又不愿蹀躞垂羽地顺应统治者,宁可还家自休息的牢骚愤怨,也控诉了当时出身下层而又为人方正的人不见容于世的社会现状。诗中所写的家庭之乐,是一种反衬,实际上要达到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内容

    • 0

      左思《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 A: 赋 B: 兴 C: 夸张 D: 比兴

    • 1

      默写:《登池上楼》、《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 2

      中国诗歌史上抒情组诗源头是() A: 陶渊明《饮酒》 B: 左思《咏史》 C: 阮籍《咏怀》 D: 鲍照《拟行路难》

    • 3

      以下属于左思《咏史》诗的名句是 A: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B: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C: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D: 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

    • 4

      《拟行路难》十八首的作者是() A: 阮籍 B: 左思 C: 鲍照 D: 谢灵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