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应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系统之前应进行( )检查。
A: 内部系统
B: 完整性
C: 正确性
D: 恶意代码
A: 内部系统
B: 完整性
C: 正确性
D: 恶意代码
举一反三
- 以下防范恶意代码的有效措施有() A: 不在终端计算机上随意连接移动存储设备 B: 用户使用移动存储之前进行恶意代码检查 C: 外来计算机接入信息系统前先进行恶意代码检查 D: 部署网络版恶意代码防范系统
- 三级信息系统的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A: A应提高所有用户的防病毒意识,及时告知防病毒软件版本,在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以及网络上接收文件或邮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检查,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网络系统之前也应进行病毒检查。 B: B应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 C: C应对防恶意代码软件的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定期汇报等作出明确规定。 D: D应定期检查信息系统内各种产品的恶意代码库的升级情况并进行记录,对主机防病毒产品、防病毒网关和邮件防病毒网关上截获的危险病毒或恶意代码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并形成书面的报表和总结汇报。
- 三级信息系统的恶意代码防范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A: 应提高所有用户的防病毒意识,及时告知防病毒软件版本,在读取移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以及网络上接收文件或邮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检查,对外来计算机或存储设备接入网络系统之前也应进行病毒检查。 B: 应指定专人对网络和主机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并保存检测记录。 C: 应对防恶意代码软件的授权使用、恶意代码库升级、定期汇报等作出明确规定。 D: 应定期检查信息系统内各种产品的恶意代码库的升级情况并进行记录,对主机防病毒产品、防病毒网关和邮件防病毒网关上截获的危险病毒或恶意代码进行及时分析处理,并形成书面的报表和总结汇报。
- 防范恶意代码风险,描述正确的是:()。 A: 应定期重构代码 B: 无需防范 C: 应在关键网络节点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D: 都不正确
- 按传播方式,恶意代码大致可以分成病毒、木马、蠕虫和恶意移动代码4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