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下面有关乳化法制备软膏剂的错误说法
A: 油溶性和水溶性的组分应分别加热至80℃度变成溶液
B: 水油均不溶解的组分最后加入
C: 加热时水相温度应略高于油相温度
D: 大量生产时油相温度不易控制均匀冷却,应将温度降至30℃时再通过胶体磨或软膏研磨机使其均匀细腻
E: 混合时应将油相倒入水相中
A: 油溶性和水溶性的组分应分别加热至80℃度变成溶液
B: 水油均不溶解的组分最后加入
C: 加热时水相温度应略高于油相温度
D: 大量生产时油相温度不易控制均匀冷却,应将温度降至30℃时再通过胶体磨或软膏研磨机使其均匀细腻
E: 混合时应将油相倒入水相中
E
举一反三
- 下面有关乳化法制备软膏剂的错误说法是() A: 油溶性和水溶性的组分应分别加热至80℃,使其变成溶液 B: 水油均不溶解的组分最后加入 C: 加热时水相温度应略高于油相温度 D: 油水两相混合,不断搅拌,直至乳化完成并冷凝 E: 混合时应将油相倒入水相中
- 病历摘要:处方:克霉唑20g白凡士林120g硬脂酸单酰甘油50g硬脂酸80g聚山梨酯-8030g甘油120g羟苯乙酯1g蒸馏水649ml 下列有关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 该软膏属于油包水(W/O)型乳剂,羟苯乙酯是乳化剂 B: 该处方中聚山梨酯-80是乳化剂 C: 制备该软膏时可先取白凡士林、硬脂酸、硬脂酸单酰甘油置水浴上加热熔融至70~80℃,加入克霉唑并搅拌均匀(油相);另取甘油、聚山梨酯-80溶于纯化水中,加入羟苯乙酯并加热溶解,保持温度在70~80℃(水相),当两相温度相同时,在搅拌下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中,边加边搅拌至乳化冷凝。 D: 制备该软膏时可先取白凡士林、硬脂酸、硬脂酸单酰甘油置水浴上加热熔融至70~80℃,加入克霉唑并搅拌均匀(油相);另取甘油、聚山梨酯-80溶于纯化水中,加入羟苯乙酯并加热溶解,保持温度在70~80℃(水相),当两相温度相同时,在搅拌下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中,边加边搅拌至乳化冷凝 E: 该软膏属于水包油(O/W)型乳剂,羟苯乙酯是防腐剂 F: 该软膏属可采用研和法、熔和法及乳化法制备
- 6.采用乳化法制备软膏剂时,油相与水相的混合温度一般宜约控制在
- 采用乳化法制备软膏剂时,油相与水相的混合温度一般为 A: 20℃ B: 40℃ C: 660℃ D: 80℃ E: 100℃
- 乳剂型软膏基质与口服乳的区别在于 A: 油相的性状 B: 乳化剂用量 C: 乳化温度 D: 油相容积分数
内容
- 0
在配制护肤乳液实训中,对于泛醇的处理,正确的方法是( )。 A: 可加入到水相中,也可加入到油相中 B: 用很少量的去离子水溶解,于45℃下加入乳化好的体系中,搅拌均匀 C: 无需溶解,直接投入乳化好的体系中 D: 与水相原料一起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均匀,再与油相进行乳化操作
- 1
采用乳化法制备乳剂型基质时,水相加入油相中可不沿同一方向搅拌
- 2
去除汗腺性分泌物和水溶性污物的是()。 A: 油相组分 B: 水相组分 C: 表面活性剂 D: 营养成分
- 3
关于油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加热温度在100度到250度时,可以采用油浴加热. B: 油浴加热的优点在于温度容易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容器内的反应物受热比较均匀。 C: 一般来说容器内反应物的温度比油浴温度要低20摄氏度左右 D: 常用的加热油有石蜡、棉籽油、硬化油等。 E: 在油浴进行加热时,要注意防止着火;当油的冒烟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停止加热。
- 4
油相硬脂酸与水相中三乙醇胺在一定温度(70℃以上)下混合生成硬脂酸三乙醇胺皂,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