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A: 主要是由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诱发,革兰阳性菌一般不诱发感染性休克,可见明确的感染灶
B: 临床可表现为体温>38℃,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白细胞>12×109/L,
C: 是外科多见和治疗困难的一类休克
D: 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和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
E: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A: 主要是由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诱发,革兰阳性菌一般不诱发感染性休克,可见明确的感染灶
B: 临床可表现为体温>38℃,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白细胞>12×109/L,
C: 是外科多见和治疗困难的一类休克
D: 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和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
E: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应用血管活性药、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举一反三
- 下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 A主要是由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诱发,革兰阳性菌一般不诱发感染性休克 B: B临床可表现为体温>38℃,心率>90次/分,呼吸性碱中毒(PaCO<sub>2</sub>>35mmHg),呼吸>20次/分,白细胞>12×10<sup>9</sup>/L,血小板低下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C临床特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抑制、器官灌注改变、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氧利用障碍、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D: D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和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 E: E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和消除感染源、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应用血管活性药支持循环、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 下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错误的是()。 A: 主要是由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诱发,革兰阳性菌一般不诱发感染性休克 B: 临床可表现为体温>38℃,心率>90次/分,呼吸性碱中毒(PaCO<sub>2</sub>>35mmHg),呼吸>20次/分,白细胞>12×10<sup>9</sup>/L,血小板低下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 临床特征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肌抑制、器官灌注改变、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氧利用障碍、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D: 按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低动力型(低排高阻型)和高动力型(高排低阻型) E: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和消除感染源、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应用血管活性药支持循环、维护重要器官功能、应用糖皮质激素
- 高排低阻型休克可见于() A: 感染性休克 B: 心源性休克 C: 低血容量性休克 D: 过敏性休克 E: 神经源性休克
- 高排低阻型休克最常见于 A: 心源性休克 B: 过敏性休克 C: 神经性休克 D: 感染性休克 E: 低血容量性休克
- 【单选题】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休克可分为高排低阻型休克和() A. 神经源性休克 B. 过敏性休克 C. 心源性休克 D. 失血、失液性休克 E. 低排高阻型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