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1-04
    决策的原则为何是满意而不是最优?
  • 决策的“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原则提出的。“最优”的理论及假设是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化的人,决策是以“绝对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形成的结果。但是,处于异常复杂和多变环境中的组织及决策者,要对未来一个时期作出“绝对理性”的判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决策者对相关的一切信息能完全掌握;2、决策者对于未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能准确预测;3、决策者对可选择的方案及其后果能完全知晓;4、决策不受时间和其他资源的约束。这四个条件对任何决策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也无论他们的素质有多高,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因此,他们的决策不可能是“最优化”的,而且只能要求是“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

    内容

    • 0

      如何理解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 1

      为什么在决策中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 2

      为什么决策时应选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 3

      为什么在决策中经常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决策中为什么要遵循“满意原则”

    • 4

      为什么在决策中经常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相关试题:阐述决策中的“满意原则”。